放棄穩定高薪,「歸來」遊子投入創新農產業

放棄穩定高薪,「歸來」遊子投入創新農產業

放棄穩定高薪,「歸來」遊子投入創新農產業

日期: 2009/4/1 發佈單位: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農情月刊139期 發佈人: 推廣課 楊文振

 

遊子歸來-南台灣屏東市東區的「歸來社區」,約1200戶、4仟7百多人的舊型社會部落,擁有豐富的人文與產業文化,是台灣牛蒡原鄉。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結構變遷及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潮流,傳統農業社區經濟受到莫大之衝擊,急需適當轉型、創造新出路陳建行,一位「歸來社區」子弟、流行病學碩士、擁有多張專業證照、致力於研發生技產品的生技人,長期關注故鄉的發展,今年3月毅然辭去國內知名股票上市公司百萬以上年薪的職務,返鄉投入台灣牛蒡原鄉的社區改造。

因緣際會-筆者兩年前初識陳建行先生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策劃的農業科技跨領域人才培訓專業進修班,陳先生由任職公司薦送參加,研習包括推動台灣農業知識型服務業、農業知識經濟產業化、台灣農業轉型契機、農業創意行銷及有關智慧財產權及研發成果之保護、管理與運用等系列課程。課餘閒聊得知陳先生來自屏東農村,任職於國內知名股票上市公司研發、產製部經理,擁有流行病學碩士學歷,長期致力於生技相關產品的研發,並同時具備13張專業證照。今年2月他來場拜訪並提到有意返鄉參與社區改造計畫,徵詢我的意見及尋求協助。雖然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絕對會提供農業產銷方面的協助,但是筆者還是提到目前台灣經濟衰退、產業低迷、失業率高、一職難求,辭職一事必須慎重考慮。沒想到事隔一月,3月再度見面時,他告知已經辭職返鄉,開始進行「歸來社區」產業發展之規劃。

原鄉再造-日據時代日本農業專家來台勘察土地種植牛蒡,選定屏東歸來豐沛水源及礦物質豐富之紅土沙質地,栽植的牛蒡品質優於日本,因此屏東歸來享有台灣「牛蒡原鄉」美名。隨著台灣農村勞力老化,高度依賴人工及個體化小農的歸來牛蒡產業已嚴重萎縮,喪失光環。陳先生積極與本場專家合作,導入現代化、標準化經營管理模式,輔導組織農民推行吉園圃、生產履歷等安全農業認證,同時應用渠生技專長研發牛蒡加值產品,規劃運用智慧財產的佈局,期許知識經濟的導入能活化區域產業,轉型成全方位加值型科技農業,完成農村再造的計劃藍圖與個人志業。

追求樂活-筆者於4月再度參訪「歸來社區」,返鄉才幾個月的先生說:田園生活模式沒有刻版的規律,擺脫枯燥乏味的電子鐘響、遠離冷氣房、脫下西裝領帶束縛後,腳步頓時輕盈許多。身處一片綠油油的田園景觀,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舒適的涼風,是無比滿足的身心靈饗宴。先生目前主要的工作是結合具有不同產業背景的原鄉人,規劃進行台灣牛蒡原鄉-「歸來社區」的創新營造。先生內心更篤信、筆者也相信:他追求樂活的抉擇是對的。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蔡承良 副場長